一、公司概况
1.1 公司全称与成立时间
大连友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友谊”)成立于1993年,前身为大连友谊商城。199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0679),是大连市商贸流通领域的骨干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大连市国资委。
1.2 资产规模与员工数量
截至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规模约42亿元人民币,员工总数约1800人。旗下拥有8家控股子公司,业务涵盖百货零售、商业地产、酒店服务三大板块,年营收规模超20亿元。
1.3 分支机构
- 核心子公司:
- 大连友谊商城(中山区核心商业体)
- 友谊美邻购物广场(社区商业综合体)
- 友谊时代广场(高端写字楼与酒店)
- 区域布局:以大连为中心,辐射沈阳、营口等辽宁主要城市,在青岛设商业管理公司。
二、主营业务与收入结构
2.1 主营业务
大连友谊聚焦“商业+地产”双轮驱动,核心业务包括:
- 百货零售(中高端服饰、化妆品、家居)
- 商业地产运营(购物中心、写字楼租赁)
- 酒店服务(四星级商务酒店运营)
- 供应链服务(进口商品代理与分销)
2.2 收入构成(2023年数据)
| 业务板块 | 收入占比 | 毛利率 |
|---|---|---|
| 百货零售 | 50% | 22% |
| 商业地产 | 30% | 45% |
| 酒店服务 | 15% | 18% |
| 其他 | 5% | 12% |
2.3 客户分布与获客渠道
- 客户类型:
- 零售消费者(会员体系覆盖60万用户)
- 企业租户(写字楼入驻率达85%)
- 旅游团客(酒店会议接待占40%)
- 获客模式:
- 线下活动(商场促销占50%)
- 线上平台(小程序与美团合作占30%)
- 政府招商(商业地产项目占20%)
三、核心管理层
3.1 历任董事长/总经理
- 田益群(2005–2012年):推动友谊商城升级,引入国际一线品牌;
- 王健(2012–2018年):布局社区商业,开设美邻购物广场;
- 李宏(2018年至今):现任董事长,提出“智慧商业”战略,2023年线上销售占比提升至15%。
3.2 管理团队特色
管理层兼具零售运营与地产开发经验,核心团队平均从业年限超10年,数字化团队占比提升至20%。
四、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
4.1 市场份额
- 百货零售:大连市高端零售市场占有率约18%,次于大连时代广场;
- 商业地产:中山区甲级写字楼出租率排名前三。
4.2 主要竞争对手
| 企业名称 | 2023年营收(亿元) | 核心优势 |
|---|---|---|
| 大商集团 | 300 | 全国性零售网络 |
| 万达商管 | 500 | 商业综合体标准化 |
| 华润万象生活 | 200 | 高端购物中心运营 |
| 恒隆地产 | 150(港元) | 奢侈品零售标杆 |
五、股价表现与财务健康
5.1 股价数据(截至2024年6月)
- 当前股价:5.6元/股
- 历史最高价:18.2元/股(2015年6月)
- 历史最低价:3.1元/股(2022年10月)
5.2 财务健康指标
| 指标 | 大连友谊(2023) | 行业平均(商业零售) |
|---|---|---|
| 资产负债率 | 58% | 60% |
| 流动比率 | 1.1 | 0.9 |
| 净利润率 | 4% | 3% |
| ROE(净资产收益率) | 6% | 5% |
5.3 风险指标
- 存货周转率:3.5次/年(行业平均4.2次),库存去化压力较大;
- 租金收入占比:商业地产租金占营收45%,租户续约率下降至75%。
六、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6.1 主要股东(2023年末)
- 大连市国资委:持股34.8%(通过大连国运集团控股)
- 大连嘉盈投资:持股7.5%
-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三组合:持股2.3%
6.2 机构持仓
| 机构名称 | 持股比例 | 持仓市值(亿元) |
|---|---|---|
| 华夏中证商业地产ETF | 1.2% | 0.7 |
| 易方达消费行业 | 0.8% | 0.5 |
| 南方中证全指可选消费 | 0.5% | 0.3 |
七、潜在风险分析
7.1 政策风险
- 消费刺激退坡:若政府消费券政策取消,零售收入或减少8%-10%;
- 地产调控: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收紧,融资成本或上升2个百分点。
7.2 国际形势
- 进口商品关税:若奢侈品关税上调,高端零售毛利率或压缩5个百分点;
- 汇率波动:美元负债占比总负债15%,人民币贬值增加财务费用。
八、联系方式
- 总部地址: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人民路8号友谊商城写字楼
- 联系电话:0411-8263XXXX
- 官方网站:www.dalianfriendship.com
结语
大连友谊凭借区域商业地标优势维持基本盘,但面临电商冲击与消费升级挑战。投资者需关注其数字化转型成效(如线上GMV增速)与高端品牌引入进展,警惕租金收入下滑与库存减值风险。短期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中长期需验证业态创新与跨区域复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