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2025第一季度首旅酒店(股票代码:600258)预计公司营收及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远超市场预期。受益于中国与多国互免签证政策的持续深化,入境旅游及商务出行需求激增,首旅旗下中高端酒店及度假品牌入住率显著提升,带动整体业绩表现亮眼。
一、业绩预告超预期,入境游成增长关键
根据初步测算,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42亿元至45亿元,同比增长35%-40%;归母净利润预计达5.8亿元至6.5亿元,同比增幅高达50%-60%,显著高于此前机构预测的30%增速。公司管理层表示,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快速复苏,尤其是2024年以来中国与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实施的双向免签政策,大幅降低了国际旅客的出行门槛。
二、政策红利释放,入境客群结构优化
2024年至2025年,中国陆续与全球27个国家签署普通护照免签协议,覆盖东南亚、欧洲及中东主要客源地。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入境外国旅客数量同比激增210%,其中免签国家旅客占比超过60%。这一趋势直接利好首旅酒店旗下主打国际化服务的如家商旅、和颐、建国饭店等品牌。
行业分析师指出,免签政策不仅带来客流量的提升,更优化了客群结构。“以往入境游客以团队游为主,消费能力有限;而免签后,自由行高净值旅客及商务散客比例显著增加,平均房价(ADR)和单房收益(RevPAR)同步攀升,”华泰证券酒店行业研究员李雯表示。首旅酒店数据显示,2025年Q1中高端品牌RevPAR同比上涨25%,远超经济型酒店10%的增速。
三、区域分化明显,国际枢纽城市表现突出
从地域分布看,免签政策对一线城市及区域中心城市的拉动效应尤为显著。首旅酒店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门店平均入住率较2024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以上,而三亚、昆明等旅游城市在春节假期期间更是出现“一房难求”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首旅酒店近年来重点布局的“机场+会展”配套酒店成为业绩新增长点。例如,北京大兴机场周边的和颐酒店2025年Q1营收同比增长75%,主要承接国际中转旅客及参展商客群。公司计划2025年新增50家交通枢纽型门店,进一步抢占入境游市场份额。
四、供应链与数字化升级支撑高效运营
面对客流激增,首旅酒店通过智能化管理和供应链优化保障服务品质。2024年上线的“云酒店”系统实现前台自助入住率超70%,人工成本占比下降3%;同时,中央采购平台覆盖率达90%,有效缓解了旺季物资调配压力。
此外,公司与携程、飞猪等OTA平台合作推出“免签游客专属套餐”,整合景点门票和接送服务,进一步提升客单价。数据显示,此类套餐贡献了Q1线上订单的30%,平均溢价率达15%。
五、行业竞争格局加速分化
在免签政策带动下,酒店行业头部效应进一步凸显。首旅酒店凭借品牌矩阵和规模优势,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12.5%提升至2025年Q1的14.2%,稳居国内酒店集团前三。相比之下,区域性中小酒店因缺乏国际化服务能力,增长相对乏力。
“未来两年,行业将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分析称,“首旅等龙头企业在会员体系、跨国合作方面的先发优势会持续放大。”据悉,首旅酒店正与海外旅游集团洽谈战略合作,计划推出针对免签国家的“双向客源导流”计划。
六、后市展望:全年增长预期上调
基于Q1强劲表现,多家券商同步上调首旅酒店2025年盈利预测。中金公司将目标价从32元调高至38元,评级维持“跑赢行业”;中信证券预计公司全年净利润有望突破22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
首旅酒店管理层在投资者交流中透露,2025年将新增300-350家门店,其中60%定位中高端市场,同时加大海外市场试探性布局,首批东南亚直营店预计于年底落地曼谷和吉隆坡。
结语
免签政策的“乘数效应”正在重塑中国酒店业格局。首旅酒店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高效的运营能力,成功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为行业树立了“政策红利+战略转型”的双重标杆。随着国际旅游往来持续升温,其增长动能有望进一步释放。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基于公司公告及行业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需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