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强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1279.SZ)是中国领先的印刷版材制造商,被誉为”印刷版材第一股”。公司专注于感光材料的研发及其在印刷版材领域的应用,产品广泛应用于书籍报刊、包装材料、标签等多种印刷品。本指南将从公司概况、业务结构、管理层、行业地位、财务表现、股东构成、风险因素及联系方式等多个维度,全面剖析这家2024年新上市的行业龙头企业。
公司概况
基本信息
安徽强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1月9日,注册地址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广德经济开发区鹏举路37号。公司于2024年10月1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证券代码为001279.SZ。
截至2024年末,公司注册资本为1.6亿元,员工总数414人。公司总资产规模在2024年末达到12.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97%;净资产9.7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3.40%。
组织架构与资质荣誉
强邦新材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7条胶印版材生产线和1条柔性版材生产线,胶印版材年产能达8000万平米。公司已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民营印刷版材生产企业,是国内少数掌握柔性版材生产关键材料与核心技术工艺的企业之一。
公司拥有86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9项,软件著作权16项,在印刷版材领域形成了较强的技术优势。公司参与了《光伏单晶硅生长用石英坩埚》、《半导体单晶硅生长用石英坩埚生产规范标准》等多个行业团体标准的制定。
主营业务与收入结构
主营业务构成
强邦新材的主营业务主要分为两大板块:
-
胶印版材:包括CTP版材、PS版材、CTCP版材、UV-CTP版材等
-
柔性版材:包含传统型感光树脂柔性版、数码型感光树脂柔性版及超软感光树脂柔性版
2024年各业务收入占比为:
-
胶印版材:13.80亿元,占比93.30%(同比增长3.67%)
-
柔性版材:0.72亿元,占比4.84%(同比增长5.85%)
-
其他业务:占比1.85%
经营模式与产能布局
公司采用”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
-
采购模式:主要原材料为铝卷,占胶印版材直接材料比例约85%
-
生产模式:自主生产为主,拥有完整的生产线和工艺技术
-
销售模式:直销与经销相结合,国内外市场并重
公司正在通过募投项目增加100万平米的柔性版材产能,以应对柔性印刷市场增长需求。
客户分布与获客渠道
主要客户群体
强邦新材的客户分布广泛,包括:
-
国内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印刷企业
-
境外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客户
-
大型出版机构
-
包装印刷企业
-
标签印刷厂商
市场布局与获客策略
公司采取多元化的市场策略:
-
国内网络:在全国各省市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
-
国际拓展:在欧洲、东亚、东南亚等地区建立了销售服务体系
-
技术引领:凭借产品性能与国际巨头竞争
-
产业链协同:与下游印刷企业形成稳定合作关系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外贸报关出口销售数量同比增长17.93%,国际化布局成效显著。
核心管理层
现任高管团队
-
董事长:郭良春(年薪140.54万元)
-
总经理:郭俊成(年薪103.57万元)
-
副总经理:李长华(124.39万元)、林文丰(98.22万元)、郭俊毅(91.79万元)、何敬生(106.27万元)、杨俊(84.1万元)
-
财务总监:胡文(63.97万元)
管理层背景
董事长郭良春是公司创始人,具有丰富的印刷材料行业经验,带领公司从一家地方企业成长为国内印刷版材行业的领军企业。总经理郭俊成等高管团队多具有深厚的制造业管理背景和技术研发经验。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
市场份额
强邦新材是国内第二大、全球前五的印刷版材制造商,近三年国内市场份额保持在13%以上。在民营企业中,公司是规模最大的印刷版材生产企业。
在柔性版材领域,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随着柔性印刷渗透率的提升,公司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
主要竞争对手
印刷版材行业主要竞争对手包括:
-
国际巨头:日本富士胶片、美国柯达、比利时爱克发等
-
国内龙头企业:乐凯华光、四川炬光等
-
区域性厂商:各地方中小型印刷版材企业
公司在产品性能上已具备与国际巨头直接竞争的能力,同时在国内市场凭借性价比和服务优势占据重要地位。
股价表现与市值
当前股价表现(截至2025年7月)
-
当前股价:39.64元/股(2025年7月18日)
-
总市值:约63.42亿元
-
市盈率(TTM):约66.44倍
-
市净率(LF):约9.62倍
-
市销率(TTM):约4.12倍
历史股价波动
-
发行价:9.68元/股(2024年10月)
-
历史最高价:未公开具体数据
-
历史最低价:未公开具体数据
公司作为次新股,股价波动较大,受市场情绪和行业周期影响显著。
财务健康与风险指标
2024年关键财务数据
-
营业收入:14.79亿元(同比增长3.77%)
-
净利润:8231.62万元(同比下降11.97%)
-
扣非净利润:7810.80万元(同比下降11.53%)
-
毛利率:12.05%(同比下降1.12个百分点)
-
资产负债率:未公开具体数据
-
每股收益:0.65元/股(同比下降16.60%)
财务风险指标
-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铝卷价格波动直接影响产品成本
-
应收账款风险:随经营规模扩大,应收账款金额增加
-
现金流压力: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59.54%
-
行业对比:市盈率高于包装印刷行业平均水平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主要股东(截至最新数据)
-
上海元邦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38.81%
-
郭良春:持股10.88%
-
郭俊毅:持股7.5%
-
郭俊成:持股7.5%
-
安徽强邦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6.19%
机构持仓情况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曾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
-
富诚海富通强邦新材员工参与战略配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持股1.49%
-
其他机构投资者:持仓比例较小
公司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实际控制人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公司多数股份。
潜在主要风险
业务风险
-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铝卷占产品成本比例高,价格波动影响大
-
市场竞争风险:国际巨头和国内企业竞争加剧
-
技术替代风险:数字印刷技术可能减少传统版材需求
-
产能扩张风险:新增产能消化不及预期
外部环境风险
-
国际贸易风险:部分国家对中国印刷版材征收反倾销税
-
汇率波动风险:境外销售占比高,汇率波动影响业绩
-
环保政策风险:环保要求提高增加合规成本
-
宏观经济风险:印刷行业景气度与经济周期相关
尽管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目前对公司无直接影响(公司无直接对美业务),但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仍需密切关注。
公司联系方式
基本信息
-
注册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广德经济开发区鹏举路37号
-
办公地址:同上
-
邮政编码:未公开
联系方式
-
公司电话:未公开
-
传真:未公开
-
董事会秘书电话:未公开
-
电子邮箱:未公开
-
公司官网:未公开
信息披露
-
信息披露媒体:《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等指定媒体
总结与展望
强邦新材作为中国印刷版材行业的领军企业,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拓展,已建立起国内领先、国际有竞争力的行业地位。公司上市后获得资本助力,正积极扩大产能、提升技术水平,以应对市场变化和行业挑战。
未来发展中,公司需要重点关注:
-
柔性版材业务的拓展与产能消化
-
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应对策略
-
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拓
-
现金流管理和财务健康
在绿色印刷趋势和包装行业发展的推动下,印刷版材市场仍具增长潜力。强邦新材若能把握行业机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管理效率,有望实现持续稳健发展。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公司市场份额变化、原材料成本波动及国际业务拓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