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祺电气(股票代码:001387)全面指南

合肥雪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1387.SZ)是中国大容积冰箱和商用展示柜领域的重要ODM(原始设计制造商)企业,专注于为国内外知名品牌提供高品质制冷设备。公司凭借自主开发的多项核心技术,已成为家电制造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供应商。本指南将从公司概况、业务结构、管理层、行业地位、财务表现、股东结构、风险因素及联系方式等多个维度,全面剖析这家专注于冰箱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概况

合肥雪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27日,注册地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青鸾路369号。公司于2024年1月1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证券简称为”雪祺电气”,证券代码为”001387″,成为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首家境内上市公司。

公司注册资本为1.83亿元人民币,总资产规模截至2024年末显示持续增长。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雪祺电气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被评为”安徽省工业设计中心”,拥有323项专利权,包括14项发明专利、18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28项外观设计专利,这些专利技术为公司持续创新和提升产品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现有员工1121人,形成了一支行业经验丰富、技术背景深厚、极具创新精神的管理技术团队。通过沉淀冰箱行业高端人才的智慧,汇聚家电行业领航者的技术结晶,雪祺电气在冰箱制造领域建立了品质、工艺与技术的坚实基础。公司组织结构完善,下设研发、生产、质量、销售等多个职能部门,并拥有三条高自动化生产线,年产能超过100万台。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顾维,直接持股28.80%,并通过宁波雪祺间接控制部分股份。顾维作为公司创始人和董事长,带领企业从初创阶段逐步发展成为冰箱ODM领域的重要供应商。公司秉承”早一点,好一点”的企业文化理念,为客户提供符合市场发展节奏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消费体验。

主营业务与收入结构

雪祺电气专注于冰箱和商用展示柜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为国内外品牌商提供容积400L以上的大冰箱和商用展示柜等产品。公司依托自主开发的多项核心技术,积极开拓业务领域,形成了以ODM模式为主的产品结构。

产品结构与收入占比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三大类产品:

  1. 大容积冰箱:占主营业务收入的约70%-75%,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公司从成立伊始就定位于大冰箱这一产品品类,目前产品容积段涵盖400L以上,品类包括对开门、对开三门、十字四门、法式三门、法式四门等,具有多种功能配置和外观设计选择。

  2. 商用展示柜:占主营业务收入的约20%-25%,主要应用于商业场所的产品展示和冷藏需求。

  3. PCBA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10%,这是2024年7月通过收购无量智能新增的业务线,主要提供PCBA电路板加工制造、电子零部件配套、控制器软硬件设计开发等服务。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9亿元左右,相较于2022年的19.27亿元基本持平。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6.94亿元,净利润为9667万元,公司预计2023年全年营收为22亿到26亿元,净利润1.4亿到1.7亿元。

产品技术特点

雪祺电气的冰箱产品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 多种宽度、深度尺寸搭配形成基本型箱体

  • 多样化功能配置:对开门全自动制冰机系统、全系产品冷藏式饮水机、可控可变温区间室以及对开三门酒柜间室等

  • 丰富的外观选择:各种颜色的钢板门、玻璃门外壳,不同样式的把手形式(长直把手、暗把手、魔方把手等)

  • 能效等级1级、2级多种选择

商用展示柜产品则针对商业应用场景进行了专门设计,满足不同行业的展示和冷藏需求。PCBA产品线则进一步延伸了公司的产业链,增强了在智能控制领域的竞争力。

产能与市场布局

雪祺电气已形成产能超过100万台的三条高自动化生产线,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公司产品销售区域已拓展至韩国、德国、美国等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辐射海内外的市场格局。

2024年7月,公司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新增控股子公司无量(合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扩展了业务范围。无量智能拥有15条SMT和DIP生产线,具备PCBA柔性化制造及快速交付的能力,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客户分布与获客渠道

客户结构特点

雪祺电气已建立起覆盖国内外知名家电品牌商的客户网络,采用ODM模式为品牌客户提供产品。公司客户集中度适中,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约40%-50%,客户群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主要客户包括:

  • 国内家电巨头:美的集团、海信集团、美菱集团等

  • 互联网家电品牌:小米集团、云米科技等

  • 国际知名品牌:伊莱克斯、BSH(博世-西门子)等

  • 商业领域客户:太古集团、中粮集团等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客户结构存在一定波动性。2021年小米集团曾位列公司第五大客户,销售收入8086.56万元,占营收的3.9%;而2020年和2022年,小米集团均不在前五大客户之列。这种波动反映了ODM企业对大客户订单的依赖性。

销售模式与获客策略

公司采用以直销为主的ODM销售模式,主要获客渠道包括:

  1. 行业口碑与品牌影响力:凭借产品质量和技术实力吸引客户主动寻求合作

  2. 行业展会与技术交流:通过参加家电行业专业展会接触潜在客户

  3. 产业链推荐:通过现有客户的业务推荐获取新客户资源

  4. 国际化拓展: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产品已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

销售流程通常为:客户需求沟通→产品设计与开发→样品测试→量产交付。作为ODM企业,公司深度参与客户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过程,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公司长期服务于品牌客户与渠道客户的实践,使其能够充分理解与适应国际通行的商务规则,准确把握客户的真实需求。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也带来了较高的客户黏性,多家核心客户与公司保持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核心管理层

雪祺电气的管理团队以创始人顾维为核心,形成了稳定的领导结构。公司是典型的创始人控股企业,实际控制人顾维持股比例较高,这种结构在保证决策效率的同时,也需关注公司治理的规范性。

董事长与实际控制人

顾维:公司创始人、实际控制人,现任董事长。直接持有公司5261万股股份,间接通过宁波雪祺持有约11.28万股,合计控制公司28.80%的股权。顾维是公司的核心灵魂人物,自2012年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以来,带领雪祺电气从一家地方企业逐步发展成为上市公司。在顾维的领导下,公司确立了以大容积冰箱为核心的产品战略,并成功拓展了商用展示柜和PCBA业务。

总经理

王力学:现任公司总经理,间接持有约225.5万股股份。王力学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推动研发创新和市场拓展,在公司的产能建设和自动化升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董事会秘书

刘杰:现任公司董事会秘书,联系电话:0551-63893033。负责公司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是公司与资本市场沟通的重要桥梁。

其他关键管理人员

  • 徐园生:董事,间接持有约169.1万股股份

  • 付磊:董事,间接持有约112.8万股股份

  • 童孝勇:独立董事,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

  • 张华:独立董事,增强公司决策的科学性

  • 包旺建:独立董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治理特点

雪祺电气在上市后逐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聘请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作为审计机构,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作为法律顾问,增强了公司治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公司设立了独立董事制度,但创始人控股比例较高可能带来治理风险,需要关注关联交易和中小股东权益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历史上曾存在股权结构变动较大的情况。自2011年成立以来,公司实控权曾两度易主,从最初的占鸿鹰到时乾中,再到目前的顾维。这种变动反映了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股权结构优化过程。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

市场地位与份额

雪祺电气在中国大容积冰箱ODM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约5%-10%。公司不是规模最大的行业龙头,但在大容积冰箱这一细分领域具有自身特色和竞争优势。根据行业数据,公司已成为家用冰箱制造领域内知名的ODM供应商,特别是在400L以上大容积冰箱市场具有较强影响力。

与同行业企业相比,雪祺电气的成长性较为突出。在2020-2022年期间,公司营业收入从16.14亿元增长至19.27亿元,虽然2022年受行业环境影响有所下滑,但整体仍保持了增长趋势。公司预计2023年营收将达到22亿到26亿元,继续维持增长态势。

主要竞争对手

雪祺电气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

  1. 综合性家电巨头:如海尔、美的等企业的自有生产能力

  2. 专业ODM企业:如奥马电器等冰箱ODM供应商

  3. 国际代工企业:如为国际品牌代工的跨国制造企业

与竞争对手相比,雪祺电气的核心优势体现在:

  1. 产品专注度:专注于400L以上大容积冰箱,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 技术积累:拥有323项专利技术,其中14项发明专利

  3. 客户资源:与多家国内外知名品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4. 产能规模:三条高自动化生产线,年产能超过100万台

不过,与行业领先企业相比,雪祺电气在品牌影响力、规模效应等方面仍存在差距,特别是在毛利率水平上明显低于行业平均。2020-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2.47%、10.85%、11.95%,而同期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均值分别为20.03%、16.5%、21.74%,差距约10个百分点。这主要源于公司纯ODM模式的特性,缺乏自主品牌带来的溢价能力。

行业挑战与机遇

冰箱行业当前面临多重挑战与机遇:

  1. 市场需求变化:2022年国内冰箱总销量较2021年减少了6.3%,行业整体承压

  2. 原材料价格波动: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挤压利润空间

  3. 消费升级趋势:高端化、大容积化、智能化产品需求增长

  4. 国际化机遇:海外市场仍有较大拓展空间

雪祺电气作为ODM企业,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通过产品创新和效率提升保持竞争力。公司新增的PCBA业务也有助于提升产品附加值,改善盈利能力。未来,如何提升毛利率水平、拓展高端客户将是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

股价表现与市场评价

股价历史走势

雪祺电气于2024年1月11日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价为15.38元/股,募集资金总额约5.26亿元。上市首日开盘价为30元,较发行价上涨95.1%,当日公司市值一度达到约45亿元。

历史股价关键点位:

  • 最高价:约30元(上市首日)

  • 最低价:约13.2元(2025年1月3日)

  • 52周波动范围:约13元-30元

2025年1月3日,公司股价报13.2元,当日下跌4.00%,滚动市盈率(PE)达到23.67倍,相较于行业平均市盈率的20.43倍,处于较高水平。

近期市场表现

从市场表现来看,雪祺电气股价呈现以下特点:

  1. 上市初期冲高回落:上市首日大涨后逐步回调

  2. 市盈率高于行业平均:反映市场对公司成长性的预期

  3. 交易活跃度适中:流通市值约8.93亿,总市值36.45亿

截至最新数据,公司股价在13-15元区间波动,较上市初期高点有明显回落,但较发行价仍保持一定溢价。

机构评级与持仓

机构投资者对雪祺电气的态度较为谨慎:

  • 2024年三季报显示,共有5家机构持有公司股票,包括4家QFII和1家基金,持股总数量达133.69万股,市值为0.21亿元

  • 机构持仓比例不高,反映主流投资机构对公司前景持观望态度

  • 华安嘉业作为重要投资方,在公司pre-IPO阶段领投近2亿元,并陪伴公司完成上市

分析机构普遍关注公司的以下方面:

  1. 优势:细分领域龙头地位;技术积累丰富;客户资源优质

  2. 风险:毛利率低于同业;ODM模式依赖性;客户集中度风险

  3. 展望:产能扩张带来增长潜力;PCBA业务提升附加值

总体而言,雪祺电气被视为一家具有特色专长和成长潜力的ODM企业,但需要关注毛利率改善和客户结构优化。

财务健康与风险指标

财务表现概览

雪祺电气近年来财务表现呈现波动增长态势,主要财务数据如下:

  • 2020年:营业收入16.14亿元,净利润452万元

  • 2021年:营业收入20.72亿元,净利润8278.6万元

  • 2022年:营业收入19.27亿元,净利润1.03亿元

  • 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6.94亿元,净利润9667万元

公司预计2023年全年营收为22亿到26亿元,净利润1.4亿到1.7亿元,较2022年增长39.52%到69.42%,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

关键财务指标分析

  1. 毛利率:2020-2022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2.47%、10.85%、11.95%,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主要受ODM模式影响。

  2. 存货周转:2020-2022年存货金额分别为1.26亿元、1.19亿元、1.38亿元,库存商品占比从53.3%升至64.08%,存货管理压力增大。

  3. 在手订单:2020-2022年末在手订单金额分别为1.69亿元、1.49亿元、1.55亿元,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4. 研发投入:公司注重技术创新,截至2022年末拥有323项专利,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14.05亿元,同比下降17.05%;净利润5456.92万元,同比锐减43.55%,业绩下滑明显,引发市场关注。

财务风险分析

雪祺电气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包括:

  1. 毛利率偏低风险:ODM模式导致毛利率显著低于品牌企业,盈利能力受限

  2. 存货积压风险:库存商品占比持续升高,2022年末达8844.01万元

  3. 客户集中风险: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约40%-50%,大客户订单波动影响显著

  4. 原材料价格风险: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挤压利润空间

  5. 订单下滑风险:在手订单覆盖率从2020年的174.78%降至2022年的131.03%

同时,公司也具有一些财务优势:

  1. 营收增长潜力:预计2023年营收将恢复增长

  2. 产能规模优势:三条高自动化生产线支撑业务扩展

  3. 技术积累深厚:300余项专利保障产品竞争力

  4. 多元化布局:新增PCBA业务拓展收入来源

总体而言,雪祺电气财务状况呈现”规模增长与盈利压力并存”的特点,公司需要在保持营收增长的同时,重点关注毛利率提升和存货管理优化。

股东结构与主要投资者

股权结构概览

雪祺电气是一家典型的创始人控股企业,股权结构相对集中。截至最新数据,公司股权分布如下:

  • 总股本:1.83亿股

  • 流通股本:3350.56万股(约占总股本18.31%)

  • 限售股本:约1.495亿股(约占总股本81.69%)

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显示出较为集中的股权结构。

主要股东明细

  1. 顾维:直接持股28.80%,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2. 志道投资:持股17.11%

  3. 时乾中:持股6.78%

  4. 宁波雪祺:员工持股平台,持股6.34%

  5. 宁波吉德:持股3.59%

  6. 张洋:持股2.92%

  7. 南京祺沐:持股2.37%

  8. 安华创新:持股2.34%

  9. 中安创投:持股1.75%

  10. 严晓君:持股1.18%

顾维通过直接持股和员工持股平台宁波雪祺,合计控制公司约35.14%的股权,上市后仍保持控股地位。

股东背景分析

公司股东构成呈现以下特点:

  1. 创始人控股:顾维作为创始人和核心管理者保持控制权

  2. 员工持股:通过宁波雪祺实现核心员工激励

  3. 机构投资:包括志道投资、中安创投等专业投资机构

  4. 产业资本:宁波吉德等具有产业背景的投资者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股东中包括宁波吉德,其间接股东包含顺为资本管理的基金,而顺为资本与小米集团存在关联。2021年,小米集团曾位列公司第五大客户,引发市场对关联交易的关注。

此外,股东严晓君同时持有公司前五大供应商禾盛新材100%股权,2021年入股后,公司对禾盛新材的采购金额同比增长114.09%,这种关联关系也值得关注。

股权变动历史

雪祺电气自成立以来股权结构经历了多次变动:

  1. 2011年成立:占鸿鹰持股51%,周家玉持股49%

  2. 2012年:周家玉将股权转让给顾维,占鸿鹰将股权转让给时乾中

  3. 2016-2017年:时乾中将部分股权转让给顾维,顾维成为实控人

  4. 2020-2021年:引入员工持股平台和外部投资者

  5. 2024年上市:发行新股后股权相应稀释

这些变动反映了公司从创立到上市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创始人顾维逐步巩固控制权的过程。

Leave a Comment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