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頁 > 俄羅斯紡織服裝業
外貿指南

 

外貿流程

 

出口退稅

 

貨運物流

 

商務習俗

 

國際認證

 

外貿保險

 

政策法規

>>更多

 
商務外語

 

外貿信函

 

英語口語

 

專業術語

 

外貿日語

 

單證員考試

>>更多

 
網站建設

 

網頁製作

 

功能變數名稱註冊

 

虛擬主機

>>更多

 
網站推廣

 

搜索引擎行銷

 

關鍵字廣告

 

電子郵件行銷

 

國際推廣

 

商業目錄

>>更多

 
 

俄羅斯紡織服裝業

近年來,隨著俄羅斯經濟狀況大為好轉,居民收入不斷提高,市場上對紡織品服裝的需求日趨旺盛。這不僅推動了俄國內紡織服裝業的發展,也大大促進了紡織品進口市場的繁榮,為我國擴大對俄羅斯紡織品服裝出口提供了一個良好契機。
  
  一、俄紡織服裝業生產情況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紡織服裝業急劇衰敗,只是在1998年金融危機以後才開始有所起色,但其發展水準仍然不高,年產值約為100億美元,只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15%-20%。

  (一)紡織業總體情況

  俄紡織業占俄輕工業的49%,與縫紉業(30.5%)、皮革裘皮加工業(包括皮鞋)和羊毛聯合加工業一起構成俄輕工業的三大部門。三個部門共有2818個大中型企業,員工近90萬人,全部實行股份制,其產品占俄羅斯工業總產值的1.6%。

  俄羅斯紡織業有著較長的歷史,最早的手工工廠出現於16世紀,300年來一直是俄羅斯經濟的重要部門。但原蘇聯未把紡織業當作重點部門發展,縫紉企業生產大量品質不高的服裝。1990年-1998年俄紡織業極度衰敗,到1998年俄紡織品的生產量只相當於1990年的12%。該行業的就業人數從 1990年的93.2萬人減少到1998年的42.4萬人。出現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蘇聯解體致使俄羅斯與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的經濟聯繫中斷,失去了原料供應來源;紡織企業財務狀況困難,無力購買原料及發放工資;生產設備嚴重老化,勞動生產率低下;居民購買力下降,企業產品積壓,資金不能周轉;俄市場開放後受到進口產品的嚴重衝擊。直到1999年,俄90%的紡織企業還在從事來料加工,缺少激勵投資的機制。生產企業利潤低下,無力引進新技術。

表1       俄紡織業生產情況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布匹(百萬平米) 8449 7619 5090 3713 2149 1757 1401 1577 1395 1657 2323 2617 2849
針織品(百萬個) 770 677 456 322 182 101 56.7 52.9 43.3 79.2 116 119 124

資料來源:2000年3月14日第28期俄《國外商情公報》
     俄國家統計委《2000年12月俄社會經濟狀況》
     俄國家統計委《2001年12月俄社會經濟狀況》
     俄國家統計委《2002年12月俄社會經濟狀況》

  1999-2000年俄紡織業的生產增長快於其他工業部門增長,市場需求的持續提高促進了國內紡織品生產的進一步發展。與1990年相比,1999年及2001年俄紡織品生產分別增長27.7%和30.4%。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1998年金融危機導致盧布大幅貶值,進口商品價格隨之大為提升,俄本國紡織品增加了市場競爭力;俄央行擴大了貨幣供應量,紡織企業設備得到了更新;原俄羅斯企業之間的易貨交易及欠帳現象中止,解決了俄經濟中的老大難問題;俄消費市場的發展為俄紡織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表2        俄近年布匹生產情況(單位:百萬平米)
  2002年 比2001年

增長(%)
比2000年

增長(%)
比1999年

增長(%)
比1998年

增長(%)

布匹總產量 2849 108.5 12.1 57.9 87.6
其中: 棉布 2326 111.1 14.6 65.2 91.8
亞麻布 138 110.4 10 37.3 81.3
毛料布 50.4 89.1 3.7 18 40
絲綢 148 84.1 -2.7 16.9 55.9

資料來源:俄國家統計委《1998年12月俄社會經濟狀況》
     俄國家統計委《1999年12月俄社會經濟狀況》
     俄國家統計委《2000年12月俄社會經濟狀況》
     俄國家統計委《2001年12月俄社會經濟狀況》
     俄國家統計委《2002年12月俄社會經濟狀況》

  2000年俄紡織企業共有3378家,就業人數40.1萬人,總銷售額為328.38億盧布(約合11.67億美元),俄紡織行業的利潤率約為8%,比俄工業的平均利潤率低9.5個百分點,只有49.7%的紡織企業是盈利企業。

  為支持本國紡織業生產,1999年俄政府公佈了對輕紡企業予以財政支持的法令,規定用預算資金向中小企業提供優惠低息貸款,用以購買紡織原料。輕紡企業按俄央行再貸款利率的1/3享受優惠的貸款利率。為解決生產周轉資金問題,一些企業利用來料加工方式開展生產,目前這種生產方式在俄紡織業生產中相當普遍。

  近年來,很多紡織公司在市場上改進了經營方法,引進了有效的行銷體制,提高了市場競爭能力和產品品質,改善了商品品種。目前俄紡織企業實行經營多元化,生產品種增加,如各種布料、紗錠、毛線、窗紗窗簾、床上用品、長短襪、針織品、地毯、非織造衣料等。伴隨著私有化進程,紡織企業逐步演變成了私營企業或股份制企業。伊萬諾沃州是俄羅斯著名的紡織工業集中地,這個州的紡織企業和紡織品生產量占全俄羅斯的50%以上。

  1、棉紡織業生產情況

近年來,俄棉織布料的生產增長較快。全俄共有400餘家紡織企業從事棉布生產,就業人口16.22萬人,占紡織行業職工的40%。俄國產棉布在國內市場上的佔有率達96.1%。棉布也是俄出口的重要商品,其中72.6%的出口棉布銷往獨聯體以外的國家。棉紡織的利潤率僅為2%,這是紡織業利潤率最低的部門。專家認為,這與該行業普遍實行來料加工的經營辦法有關,利潤大頭被供料公司獲取。俄羅斯不產棉花,棉紡織業的原料全部依靠進口。俄棉紡織業比較集中, 10個最大的棉紡廠生產全國62%的棉紡織品,超過70%的棉紡織品是在伊萬諾沃州生產的。

  2、亞麻織品生產情況

  俄傳統的亞麻織品很有名,90年代後期亞麻的種植量及亞麻織品的生產開始恢復性增長。麻織工業原料的83.3%是由俄本國生產的亞麻來保障的,其餘的原料從白俄羅斯進口。俄共有89個亞麻布生產企業,占俄紡織企業總數的2.6%,就業人數為3.34萬人。在俄紡織行業中只有亞麻紡織企業的利潤率最高,達24.5%。7個最大的企業生產全俄71%的亞麻布。

  3、毛紡織品生產情況

  俄有毛紡企業197個,就業人數6.16萬人,生產能力使用率僅為17.1%。由於俄羅斯90年代養羊業衰落,羊只數量銳減,導致相當數量的毛紡原料依賴進口,進口羊毛占全年所用原料的15%,並且比國產羊毛品質要好。在羊毛加工企業中有48.9%的企業盈利,平均利潤率為6.9%,設備磨損率為 64.8%。

  4、絲綢(包括合成纖維織物)生產情況

  俄有絲綢廠33個,全年絲綢產量為1.77億平方米,總產值為35.15億盧布,就業人數2.75萬人。近年來絲綢略有減產,原因是俄產絲綢的價格太高。生產合成纖維織物的前景比較看好。4個最大的絲綢廠的產量占全俄總產量的54%。俄多數絲綢廠的經營狀況較好,有68%的企業盈利。俄國產絲綢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俄市場上57%以上的絲綢依賴進口。

  5、針織布料及其製品生產情況

  俄有針織品生產企業1489個,其中多數是小企業,而且是在近10年內出現的,盈利企業占55.6%,平均利潤率為9%,俄針織製品年均產量超過1億件。

  6、非織造布料生產情況

  非織造布料一般用於汽車工業、縫紉業、食品工業、建築業、傢俱業、農業等方面。俄共有生產企業148個,就業人數5300人,是紡織業工資水準最高的。位於科米共和國的“科米紡織廠”生產的非織造布料占俄總產量的56%。

  7、紡織原料生產情況

  俄紡織業原料需求的大體比例為:棉花-72%,化學纖維-17%,亞麻-6%,羊毛-5%。俄不產棉花,全部依靠進口,今後的進口量還會不斷增長。化學纖維,包括合成纖維及布料是由化工企業生產的,其產品的55%供給俄紡織企業。某些化纖品種(如聚醚纖維)在俄不能生產,只能從白俄羅斯或獨聯體以外的國家進口。由於棉、毛原料的匱乏,俄對合成原料的需求會不斷增加。

  8、輕工製品生產情況

  根據官方資料,俄消費者用於購買輕工製品的支出占其總收入的15%,約為150-250美元。俄本國企業生產的輕工製品只能保障俄市場對紡織品、服裝和鞋需求的15%-20%。與經濟總體情況相比較,現在俄消費品市場的需求正以超常的速度增長,俄紡織企業和縫紉企業可在消費品需求增長及進口替代過程中得到發展。縫紉工業是俄紡織品的主要需求者。
  
  (二)服裝業總體情況

  雖然近年來俄服裝企業也面臨著生產原料價格上漲、生產設備需更新換代等問題,但由於其在服裝版型及製作工藝上較為先進,因此儘管受到進口商品的衝擊,本國服裝在中下收入消費者的市場上仍佔有較大比重。1998年俄金融危機後,服裝工業獲得新的發展契機,2001年服裝工業產值比上年增長8.8%。服裝企業積極尋找出路,努力改進款式和製作工藝,提高產品品質,積極開拓市場。近年來出現了不少小型服裝企業,其經營策略靈活,能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從單品種大批量生產轉為多品種小批量生產乃至單件縫製,產品銷路較好。原來一些比較有名的服裝企業紛紛同法國、德國及義大利等國服裝企業開展合資生產(如莫斯科的 “布爾什維克”西裝廠、“溫別爾”服裝廠和聖彼德堡的“紅五月”服裝廠等),其產品在質地和款式上與西方產品相差無幾,卻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

表3       俄近年來服裝業生產情況
  2003年上半年與

2002年同期相比(%)
2002年(千件) 與2001年同期

相比(%)

大衣及半長大衣 76.8 2355 87.7
西裝 107.1 5022 95.8
連衣裙 83.4 4741 70.2
褲子 128.2 14600 90.4
裙子 92.1 2153 89.2
襯衫 97.9 6071 95.1

資料來源:俄聯邦國家統計委員會《2002年第12期俄社會經濟狀況》
     俄聯邦國家統計委員會《2003年第6期俄社會經濟狀況》

  二、俄紡織服裝市場供求情況

  俄羅斯市場對紡織品的需求很大,每年消費各類紡織品約170億美元,服裝消費大約360億美元。據俄官方統計,俄服裝市場每年消費棉布48億平方米,絲綢9億平方米,襪子6億雙,鞋類63億雙,還需要大量服裝及枕巾、浴巾、床上用品等家用紡織品。俄羅斯對紡織品服裝的消費,除了依靠超級市場、百貨商店、服裝專賣店之外,各種面料、輔料、服裝的批發市場是俄羅斯經銷商和普通居民的重要消費場所。

  (一)紡織品市場供求情況

  由於俄紡織業長年以來生產不景氣,國產商品不能滿足其市場需求,進口依賴程度較大。除棉布和純毛布料及一些工業用紡織品外,絲織、人造絲綢、窗簾布等其他日用紡織品主要依靠“倒爺”貿易從中國、東南亞和土耳其進口。以莫斯科、聖彼德堡和新西伯利亞等幾個俄大城市為例,目前紡織品市場幾乎已被上述國家和歐洲等國產品所佔領。據統計,1990至2000年俄自中國進口的紡織品和服裝以年均13%的速度增長,自孟加拉、印尼和印度的進口分別以年均 25%、10%和8%的速度增長。市場專家分析認為,鑒於俄聚酯纖維等化纖面料生產工藝落後,在今後5年內俄自上述國家的進口依賴程度將保持在原有增長率以上。據俄羅斯政府有關部門預測,由於近年來俄經濟狀況好轉,市場上對纖維製品、紡織品和服裝的需求旺盛。在2004年之前,其進口額將以36-40%的速度增長。

  (二)服裝市場供求情況

  1、主要消費群體

  俄羅斯人是注重服裝的民族。俄服裝市場款式色彩更新快,競爭激烈,市場結構複雜、不確定因素較多。居民貧富差距很大,民族人口構成複雜,消費層次呈多元化,市場導向困難。目前,俄服裝市場的消費群體大致可分為四個檔次:

  一是高消費階層。他們一般購買國際知名品牌服裝,以及歐洲和莫斯科著名設計師的作品。該消費群體的人均月收入在2000美元以上,對服裝的要求是質地好、品味高,設計精良、能突出個性化,但這類消費者在整個消費群中所占比例不大,僅為4%左右。

  二是中高檔消費階層。這部分人約占俄居民總數的20%,人均月收入在500-1000美元之間。其特點是服裝消費額不會因收入的波動而發生較大的變化,是較為穩定而占整個消費人群比重較大的群體,也是我國服裝企業進入俄市場應該面對的主要銷售對象。他們對衣著的要求是品質好,設計新穎大方,能體現個人氣質,其購物場所多為一些較高檔的大商店或超市。

  第三個消費層次為“工薪消費者”。這一消費階層人數最多,約占居民總數的50%-60%。其月收入一般在60-200美元之間。他們把衣物作為生活必需品,基本上在大市場上購買,很少在成衣商店裏消費。該消費群體對服裝的基本要求是舒適大方、價格適中,同時也很注意服裝的款式與工藝。

  第四個消費層次是低收入的貧民階層。這個階層約占居民總人數的20%-30%,其人均月收入在60美元以下,對衣著的需求只停留在“購買最為廉價的衣物用以遮體階段”,一般只購買清倉甩賣的服裝。其消費受收入變化情況影響很大。

  此外,俄羅斯大部分地區冬季長達6個月,為了抵禦寒冷的冬天,俄羅斯人歷來就有穿襲皮、革皮製品的習慣。在俄羅斯市場,當地人對裘皮及皮衣的需求量很高。俄羅斯每年的裘皮消費量達到1000萬張,擁有約1億人的龐大消費群體。

  2、各檔次服裝供求情況

  目前俄市場上經銷的服裝大體上可分為高檔、中高檔和中低檔三個檔次。高檔服裝一般為進口服裝,其價格昂貴,銷量有限。雖然近年來這一檔次服裝的消費人數有所增加,但在俄居民人口總數中所占比例仍然很小;中高檔服裝在俄未達到應有的市場份額,大部分依靠進口,價格較高,俄居民對這類服裝的款式及做工要求較高,消費心理上靠近歐洲,一般認為在大商店及專賣店裏經銷的商品才有吸引力;中低檔服裝主要面對“工薪消費者”及低收入階層。

  1991年以來,中國中低檔服裝通過中俄間“倒爺”貿易大量湧入俄羅斯,在俄服裝消費市場上已基本形成了價格和數量上的優勢。但其檔次較低,在俄消費者眼中屬廉價商品,其銷售場所一般為大市場和批發市場。

表4          俄近年服裝進口趨勢
  2002年1-11月

(百萬美元)
2002年1-11月與

2001年同期相比(%)
2001年1-11月與

2000年同期相比(%)

紡織及針織服裝

,其中:
606.1 170.3 167
自非獨聯體

國家進口
485.6 210 240
自獨聯體

國家進口
120.5 100.1 106.9

資料來源:俄聯邦國家統計委員會《2002年第12期俄社會經濟狀況》

表5     俄市場部分服裝平均價格(2002年12月份)
  平均價格(盧布/件)俄本國產品 進口產品 俄本國產品與進口產品的平均價格相比(%)
男式太空棉防寒服 1678 1637 102.5
男式純毛及混紡西服 2276 3159 72
女式襯衫 592 674 87.9
學齡男童襯衫 137 162 84.4
女式河狸鼠大衣 14762 17691 83.4
成人運動服(混紡或化纖面料製成) 873 1160 75.3

資料來源:俄聯邦國家統計委員會《2002年第12期俄社會經濟狀況》

  3、西服市場供求情況

  俄專家認為,俄羅斯生產者在西服市場有很大機遇。目前俄羅斯生產者在這一領域佔有的份額達70%,這是他們竭力要保住的陣地。

  目前俄羅斯生產的西服基本上屬於中低檔商品。少數較有名氣的佼佼者意欲打入高檔西服市場,即試圖生產中檔和高檔西服,創出自己的名牌。生產高檔西服的難度自然大一些,對於許多生產廠不太現實,生產中檔西服難度較小,又有能滿足要求的生產設備,此外中檔西服進口數量不大,市場有較大的空間可供開拓,因此發展中檔西服生產看來較為現實。近年來男式服裝進口增長較快:1999年為200萬件,2000年為450萬件,2001年為600萬件,恢復到1997 年的進口水準。

  俄羅斯目前大約有200家縫紉企業,但近一半的西服(45%)是僅由十家縫紉廠生產的。這十家工廠目前實力較強,在蘇聯時代就享有很高聲譽。目前經營狀態比較好的有“女布爾什維克”、“FOCP”,“斯拉夫女人”等廠,年利潤超過500萬美元。需要指出的是,他們的產品都是按照外國著名時裝設計師的式樣,利用先進的剪裁和生產工藝縫紉製作的,因此品質不比進口的中檔西服遜色。

  4、便服市場供求情況

  便服主要包括休閒服、體育服裝、假日服裝、旅遊服裝等。目前俄羅斯市場便服銷售量占服裝總銷售量的3/4,且大部分已被外國人佔據。據俄羅斯行銷人員估計,便服市場上的商品80%來自西方國家,而且目前沒有任何跡象表明,西方國家佔據的這一市場份額將會減少。

  俄羅斯人對休閒服的需求量每年增長30%。市場上的休閒服80%屬於低檔商品,主要來自中國、韓國、土耳其等國,通常在百貨集貿市場、小商場、廉價商店銷售。

  俄羅斯進口商不僅佔領了低檔便服市場,而且也滲透入中高檔便服領域,不過前者是靠價格低廉,後者則是靠打品牌、提高銷售經營水準而達到的。原來西方國家的名牌服裝生產者,如Benetton、Nike、Columbia、Reebok等公司都已進入俄羅斯,建立了代理機構,引進了招攬顧客的經驗,先進的行銷技巧,使市場佔有率迅速提高。俄羅斯行家認為,中高檔便服市場發展勢頭引人注目。

  5、牛仔服裝供求情況

  與其他國家一樣,俄羅斯牛仔裝市場主要分為三個價位:在高檔市場,範思哲、Trussardi及卡文克萊牛仔褲的零售價可高達250美元;而在大路貨市場,Lee、威格、Sasch、利惠、蓋絲及Sisley等品牌的售價則由50至150美元不等;至於低檔牛仔裝市場,流行的廉價牌子有 Mustang、Motor、Colir'、Bigstar及Cross等,這些物有所值的產品零售價介於20至30美元之間,主要面向青少年、學生及年輕工人。年輕一代喜歡購買那些正牌牛仔裝,尤其是牛仔褲,但市場上出售的多為路邊市場的冒牌貨品。

  對於發展迅速的牛仔裝市場,俄羅斯本土的牛仔裝企業也在不斷發展,儘管目前佔據市場份額不大,但正如俄羅斯總理凱西亞諾夫所說:“俄政府相信,到2010年大部分俄羅斯人會喜歡國產的服裝和鞋。”因此,許多俄羅斯企業開始加大生產與加工能力,實現在市場中的突破。

  此外,俄羅斯市場正興起一股新趨勢,就是多個原蘇聯加盟共和國均向俄羅斯大城市供應牛仔裝。如土庫曼斯坦的TurKmenbashi eansCompleksi公司自5年前在里海開設工廠以來,一直對土耳其、伊朗、法國、英國、美國及俄羅斯出口牛仔褲。

  6、針織服裝供求情況

  俄羅斯同樣是針織服裝的消費大國。市場銷售所涉及的產品範圍有:羊毛衫、針織罩衫、針織外套、裙子、女用薄羊毛衣或合成紗外衣等。

  目前,俄羅斯生產針織品的工廠超過150家,但較具規模的廠家不到100家,他們的產品主要供應本國市場需要,少量出口。由於市場需求大,目前俄羅斯市場產品主要還是依靠進口來滿足,其中主要由其進口的國家有中國、韓國、越南、土耳其、印度、波蘭、波羅的海三國、匈牙利、格魯吉亞等。對於俄羅斯市場上銷售的產品,主要進貨管道是:大概有2/3的針織品是由零售商自上述國家攜帶進口。

  俄羅斯針織類服裝的主要銷售管道有:首先是批發市場,主要在集裝箱市場等處進行交易,然後轉手銷售到其他地區以及本地的商店,這種交易大概占整個市場銷售額的60-70%,銷售產品主要是中低檔貨,涉及範圍廣,如羊毛衫、針織外套等;其次是百貨商店,銷售產品以中高檔為主,占整個市場份額的20%左右;而露天市場等其他零售集市占了銷售額的15%左右,產品主要是低檔或二手產品。

  三、俄紡織業對外貿易現狀

  俄羅斯紡織業雖有較大發展,但國內生產仍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必須大量依賴進口。目前俄紡織工業70%的原料依靠進口。其中,棉織物完全依靠進口原料生產,主要品種的棉花來自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獨聯體國家。俄紡織企業對化纖原料的需求為每年60萬噸,其中從國外進口的化纖占57%。除棉布和純毛布料及一些產業用紡織品外,俄羅斯的絲織、人造絲綢、家用紡織品等主要依靠“倒爺”從中國、東南亞和土耳其進口。俄羅斯自上述國家的進口分別以年均25%、10%和8%的速度增長,並在今後5年內保持原有增長率以上的依賴程度。

  俄羅斯工業科技部於2002年底發佈了關於紡織和輕工業2010年階段發展方案報告,提出了2010年俄羅期輕紡行業發展目標,即將國產有競爭力的產品在國內市場所占份額提高到55%。

  為發展紡織生產,俄政府正計畫從體制和結構上對其紡織業進行重組,並在資金上給予大力支持,使其儘快生產出更多“貨真價實”的高品質產品。同時,還通過鼓勵招商引資,開展區域經濟合作,使俄羅斯紡織工業的生產與貿易儘快縮短和世界先進國家紡織生產的距離。

  俄對紡織品實行出口配額和許可證管理制度。出口許可證由俄經濟發展和貿易部駐地方特派員負責發放。

  俄聯邦為吸引外資、引進國外先進工藝技術和管理經驗,以及發展出口潛力,在其境內建立了自由經濟區,為外商及外資企業制定較為優惠的經營制度。

  四、中俄紡織服裝業經貿合作現狀

  中俄貿易經歷了俄獨立之初的較快發展階段、受俄經濟惡化和金融危機影響的下滑階段,以及自1999年以來的快速增長階段。

  據我海關統計,2002年,中俄貿易連續第四年保持增長,連續第三年創歷史新高,全年貿易額達到119.2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1.8%,其中我出口首次突破30億美元大關,達到35.21億美元,增長29.9%,自俄進口84.07億美元,增長5.6%,中方逆差48.86億美元,同比減少 6.9%。俄為我第九大貿易夥伴,我為俄第四大貿易夥伴。中國對俄出口的主要產品為輕紡產品、食品及通訊電子產品,自俄進口主要為能源、原材料和機械設備。

  2003年1-8月中俄貿易達95.14億美元,同比增長24.5%,其中我出口30.97億美元,同比增長55.3%,進口64.17億美元,同比增長13.7%。

  近幾年,俄從我國進口的服裝每年以大約30%的速度遞增。據不完全統計,2002年中國對俄羅斯紡織品的出口增長了13.4%,服裝出口增加32%,全年通過各種管道從中國出口到俄羅斯的紡織品和服裝已經逼近10億美元大關。2002年中國對俄出口的服裝、鞋帽、箱包、皮革等約占我對俄羅斯出口總額的 70%。北京雅寶路市場是中俄紡織品服裝貿易的橋頭堡,每年來這裏的俄羅斯個體或公司採購商約有6萬人次,他們帶來的不僅僅是採購貿易,還有物流和資訊。雅寶路堪稱為我瞭解俄紡織品市場需求的視窗。

  近年來,中俄個體公司以灰色通關形式出口中國服裝的數量仍然很多,雙方政府都希望加強和規範貿易秩序,以保證中國商品安全地進入俄羅斯市場。

  五、俄紡織管理機構設置

  俄羅斯紡織行業的行政管理部門是《羅斯紡織》協會,由前蘇聯輕工業部改制而來,現在既是俄紡織行會組織,又是一個股份公司,由400多家紡織企業組成,其產品占俄紡織產品總量的70%。其註冊資本的2.6%為國家股份。

  《羅斯紡織》協會的主要任務是保障俄紡織行業的有效發展及其生產的增長,具體職能是:召開主要紡織企業會議,研究解決行業問題;組織棉、麻、毛、絲、化纖等各行業協會向政府反映行情;參與行業規劃的制定;協調企業之間的關係;設立質檢機構和仲裁機構。該協會同時涉足商業活動,如設立棉花交易所,發佈原料資訊、培訓棉花分級員、組織展覽會、紡織產品交易會等。《羅斯紡織》協會擁有一些紡織企業的股票,有6個貿易商場,在俄市場上銷售各種紡織品。

  俄羅斯輕工和紡織品生產商與出口商協會是俄羅斯紡織服裝行業的專業協會,是個非常鬆散的民間機構。該機構對俄紡織行業的企業進行宏觀指導與協調,負責組織紡織行業的對外經貿洽談、組織行業展覽等工作。俄羅斯工商會對那些想到俄投資的外國企業提供紡織服裝行業的諮詢幫助、政策導向和業務服務。俄羅斯沒有專門的管理紡織服裝行業生產的官方機構。

  六、俄對進口紡織品的關稅計征制度

  俄羅斯現行整體平均關稅稅率為14%-15.5%,其中對服裝、鞋和輕紡產品的平均關稅稅率為15%-20%。凡從享有最惠國待遇國家進口的商品按基本稅率徵稅,從非享有最惠國待遇國家進口的商品按基本稅率的2倍徵稅。對產自與俄簽有自由貿易協定的獨聯體國家的商品免征進口關稅。從發展中國家進口的商品按基本稅率的75%徵稅,但部分商品無此優惠。

  中國商品進入俄羅斯可享受發展中國家的優惠待遇,但須出具A級產地證明。

  七、俄紡織服裝業的管理政策及投資環境

  由於俄羅斯的紡織服裝業相對其他行業嚴重滯後,俄政府通過加大對紡織工業的資金投入,鼓勵就業和出口,以滿足巨大的國內市場需求。俄羅斯目前還設有幾十個享有稅收優惠的區域,但它們的法律地位與經濟地位都較低,僅能在聯邦主體有權管轄的範圍內給予某些優惠。俄對紡織服裝產品進出口貿易都實行稅收調節措施和非稅收調節措施。

  近年來,俄政府逐步減少了對外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企業在經營活動方面的限制,使之逐漸享受到接近或等同于俄本國投資商的待遇,使國內外投資者在相同的政策條件下競爭。1999年7月出臺的《俄羅斯聯邦外國投資法》是俄聯邦調節外國對俄投資活動的基本法。

俄聯邦現行的有關工商登記的主要法規是1994年7月經俄聯邦總統批准的《關於經營活動主體辦理國家註冊程式的條例》。外國投資企業不論從事的行業類型及法定資本的數量,都與俄本國經濟實體一樣按照統一規定在同一國家註冊機構進行註冊

   
最新動態

 

國內新聞

 

國際新聞

 

外貿動態

 

外匯走勢

>>更多

 
展會信息

 

五金及工具產品

 

衛浴設備及建材

 

園林及花園用品

 

運動及旅行用品

 

傢俱及傢俱輔料

 

文具及辦公用品

 

汽車及汽車配件

>>更多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