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淺談工程採購競爭性談判方式的程式
競爭性談判是《政府採購法》規定的較為常用的採購方式之一,它與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等採購方式相比,具有簡單、便捷、快速的特點。但是,近來一些地方運用競爭性談判方式進行工程採購時,出現問題較多,導致競爭性談判失敗。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競爭性談判程式不完善,操作不規範。那麼,工程採購競爭性談判程式主要有哪些內容呢?筆者認為主要包括:
一、編制《競爭性談判檔》
《競爭性談判檔》主要包括工程項目概況、談判須知、技術條款、商務條款、報價檔格式等。
二、邀請談判單位
採購單位應向三家以上具備承擔競爭性談判專案能力、資信良好的談判單位發出邀請函,邀請他們參加競爭性談判,並向有意參加談判的單位發售《競爭性談判檔》。邀請函主要包括:工程項目概況、競爭性談判單位資質要求、獲取談判檔和遞交報價檔及參加談判的時間、地點等。
三、成立談判小組
談判小組由採購單位代表和有關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專家組成,成員為5人以上單數;其中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專家不得少於成員總數的2/3。
談判小組的名單於談判前2小時採用隨機方式確定,其中,經濟、技術等方面的專家從省級以上專家庫中抽取,並嚴格保密。
四、召開談判小組預備會
談判小組預備會由採購單位主持,談判小組所有成員參加會議。談判小組推選負責人,並熟悉《競爭性談判檔》、《談判小組成員注意事項》、《競爭性談判工作紀律》和專案的基本情況、技術要求等。
五、公開報價
採購中心工作人員,公開宣讀各競爭性談判單位提交的報價檔中的報價。
在遞交報價文件截止時間後遞交的報價文件,採購中心工作人員應拒收,並原封退還給該報價單位。
六、談判小組審閱報價檔
在談判前,談判小組全體成員集體審閱各談判單位報價檔,在審閱過程中,對各報價檔中的有關問題予以記錄。審閱結束後,談判小組集體研究確定,進入談判階段的單位名單。對報價檔無效,無資格進入談判階段的單位,以書面形式出具無效原因說明。
七、確定談判單位次序
進入技術談判程式的單位,採用抽籤的方式確定談判單位次序。
八、進行技術談判
談判小組就有關技術問題與進入技術談判的各談判單位分別進行談判。
九、確定商務談判單位名單和談判次序
技術談判結束後,由談判小組集體研究確定,進入商務談判階段的單位名單。進入商務談判的競爭單位,採用抽籤方式確定談判次序。
十、商務談判
談判小組根據《競爭性談判檔》要求及談判單位提供的有關說明,分別與他們就價格、工期、品質和付款方式等商務條款進行談判。
談判小組集體研究決定,進入最終承諾報價的談判單位名單。對商務條件與談判檔要求有重大差異、無資格進入最後承諾報價的單位出具書面無效原因說明。
十一、最終承諾報價
向進入最終承諾報價的單位發出《最終承諾報價須知》和《最終承諾報價檔格式》等。參與最終承諾報價的單位在規定時間內,向談判小組報出自已最終承諾報價。報價結束後,談判小組負責人宣讀各單位最終承諾報價。
十二、評審最終承諾報價
談判小組審閱各談判單位的最終承諾報價。根據《競爭性談判檔》要求,談判小組每位成員均需評審出符合談判檔要求的最終承諾報價。
十三、出具最終談判結果
談判小組每位元成員向採購單位推薦一名預成交單位。談判小組出具《競爭性談判結果報告書》推薦預成交單位。
十四、確定成交單位
採購單位在規定時間內,召開定標會議,宣佈成交單位。
十五、簽發成交結果通知書
採購單位在採購中心和有關媒體上發佈成交公告,在規定時間內,未接到投訴,採購單位即可向成交單位簽發成交結果通知書,並報採購中心備案。
十六、簽訂採購合同
採購單位和成交單位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在規定時間內簽訂採購合同,並報採購中心備案。
|
|
|
|